第1頁: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安防全力提速
“兩會”前夕的昆明暴力恐怖事件為我國安防系統建設敲響了警鐘,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安防更需加強,未來安防投入將不斷增加。另外,隨著城鎮化率的不斷提高,收入差距和地區發展不平衡導致社會矛盾多發,重大轉型期安防投入更是必不可少。
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安防全力提速
國內安全形勢不容樂觀,聯網智能平臺和應用投入亟需加大昆明暴力恐怖案呈現新特征,選擇兩會前夕作案意在傳達恐怖分子的囂張氣焰,作案地點選擇昆明因為其安保相對薄弱,手段血腥、人員傷亡慘重說明恐怖分子對民眾安全的巨大威脅。業內表示,國內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安防投入將不斷增加。應對恐怖活動,事前預警是主要手段,安防全國一盤棋,聯網智能平臺和應用投入亟需加大,前端設備高清是必然趨勢。
轉型期安防投入將持續高景氣未來十年城鎮化率將不斷提高,收入差距和地區發展不平衡導致社會矛盾多發,重大轉型期安防投入必不可少。平安城市有望加速向三、四線城市滲透,市場空間擴大數倍。金融、交通、教育、電力等行業應用拉動安防新需求。數字化、高清化、網絡化、智能化四大趨勢將推動安防產值成倍提升。
無應用不安防,智能監控加速發展整體而言,當前安防投入的實用性還遠遠不夠,前端攝像頭采集畫面清晰度不夠,后端應用也還比較初級。智慧城市建設強調智能化應用,應對恐怖活動重在事前預警,這些意味著作為物聯網前端傳感器的攝像頭高清化是必然趨勢,平臺互聯互通,具備實戰性的智能化應用大面積落地將是下一階段的重點。
聚焦安防應用廠商,關注三大競爭優勢,安防行業分被為設備安裝、應用深化和運營三個發展階段,2013年是國內安防智能化應用元年,特別是在一線城市,安防應用企業的收入增速明顯提高。安防行業價值鏈下沉,應用集成商話語權增加,聚焦擁有客戶資源、資金實力和平臺技術三大優勢的企業。
安防中小企業夾縫生存
微利時代背景下安防中小企業現狀中國安防行業歷經30余年發展,市場已基本進入成熟階段。隨著各項新政策的不斷出臺,國家逐步加大對集團化、規模化、集約化大中型企業的整合力度,同時,傳統行業如電子、生物等安防相關領域的龍頭企業也漸漸卷入安防行業發展的大潮中。在這樣雙重夾擊的背景下,中小型安防企業要想找到自己的生存法則,必須及早實現轉型。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有實力、有規模、資金流暢通的大中型安防企業可通過資源整合、產業升級、產品轉型實現新的利潤增長,保證企業的領先優勢,但占安防行業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卻因規模小、綜合實力弱、抗風險能力小等因素的局限,無法順利或短時間內實現產業升級和轉型,面對海內外市場的風云變幻,這些中小企業無論是資源、品牌還是在綜合競爭力上均沒有任何優勢,隨著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又一層打擊,也讓原本對價格優勢抱有一絲幻想的中小企業瀕臨死亡邊緣。人民幣的升值將導致國內外安防產品競爭加劇,中小型安防企業只能選擇在外資巨頭和國內大規模集團化企業的夾縫中生存,由此可見,中國安防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和轉型之路已變得越來越狹窄。
第2頁:安防品牌發展臨挑戰與機遇
安防品牌發展臨挑戰與機遇
我國的安防企業,大多起步較晚,受品牌、資金、技術、銷售渠道以及和歐美安防標準的制約,難以實現突破式發展。一個產業的發展需要一個規范的環境,而中國安防市場最大的問題就是市場規范化。放眼現在的中國安防行業,魚龍混雜,抄襲成風,創新匱乏,價格戰此起彼伏……這種現狀無法使安防企業實現一個強有力的拳頭,不利于整個安防行業的長遠發展。在爭奪歐美市場的混戰中,單靠價格優勢難以形成氣候,論單打獨斗實力差距較大,如果中國安防企業不能盡快規范市場環境,未來的發展恐怕會面臨巨大的挑戰。
在后危機時代要改變這種現狀,不僅僅需要企業自身的超越創新,更需要整個安防行業的完善和發展,甚至是整個社會對技術、品牌和創新能力認知的改觀。
而且,當前形勢下中國安防產業面臨一定的挑戰。過去外銷占比較大的美歐市場,面臨較大不利因素。長期以來,國內安防產品的外銷形式主要是以美歐、日本等發達國家的OEM訂單為主。在這次金融危機中,部分美歐國家受到的打擊較為嚴重,像美國和歐盟目前的失業率已超過或逼近10%,專家普遍認為今后數年美歐仍將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隨著后危機時代的到來,這些國家和地區在經濟遭受重大打擊后,其對中國安防產品的需求大幅降低。再加上貿易保護主義作祟,據估計,這些國家對中國安防產品的需求將會較長時間處于不樂觀狀態。由于美歐市場一直是中國安防產品外銷的主戰場,當然也對中國安防產業帶來較大的不利影響。
另外,國內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人民幣的緩慢升值,也在不斷蠶食安防外銷的利潤,這些不利因素都將對中國安防產業的外銷形成較大壓力。
國內宏觀環境,對安防產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沖擊。雖然國內的政府安防項目和民用安防項目仍在穩步上升,保證了中國安防產業在后危機時代仍能平穩發展,但是由于金融危機造成中國宏觀環境的復雜程度超出預料,宏觀經濟復蘇之旅仍然可能反復,因而也對中國安防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受國家調控政策(如稅收政策、金融貨幣政策等)影響,部分安防企業資金匱乏,經營困難,利潤率下降較快;中國安防產業升級進程受到延遲,本土安防產品仍大都集中在中低端,附加價值不高,同質化現象嚴重,導致惡性低價競爭接連不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較少,核心關鍵技術、關鍵元器件主要依賴進口,國際競爭力不強。
技術不強仍然會是后危機時代制約中國安防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民眾安防意識的不斷增強,國內用戶的需求逐漸體現了多樣化的特點,能否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能否保證產品的穩定性和兼容性、能否增強大型平臺系統的實用性、可靠性和可維護性,這些也對中國安防產業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同時也給中國的安防公司提供了發展機遇,就如中國安防技術有限公司掌門人涂國身旗下的中安消公司,自今年以來在北京、西安等等多地承接多項安防業務。
突圍一線,安企進軍二三線城市建設加深
一線城市和市場一直是廠商必爭之地,不僅項目數量多,投入大,而且一線市場通常具有示范效果。以廣州為例,廣州市的慧眼工程總金額達到了300億,從明年開始會陸續落地;其次,廣州的高清視頻監控也會在這兩年內落地。這對于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大市場動力。
在中國基礎建設高速發展的幾十年,我國的城市現代化建設實現了質的跨越,中國的城市與鄉鎮的發展差距逐漸拉大,而政府也一直將城鎮化和“三農建設”作為中國發展的重點,以緩解日益激化的社會矛盾和城鄉建設的不平衡性。除了一線城市外,二三線城市隱藏著巨大的商機。當前,城市的現代化基礎建設已經完成,未來大規模平安城市建設會集中在鄉鎮,而且已經進入實戰期,目前鄉鎮建設期還處于初級階段,農村包圍城市,利用特色產品和方案形成品牌影響力向周邊地市輻射。
擴展三四線城市,一二線城市競爭激烈。三四線城市市場潛力大,一些國外知名廠商正不斷加強這些城市的品牌推廣、市場覆蓋及渠道擴展,在中國設立眾多辦事處,未來還會繼續增加。